复旦大学,绩点改革!
院校招生 | 2024年06月12日 09:01 | 文章来源:都学MBA
6月6日,复旦大学教务处在官网发布了新修订版的《复旦大学本科生成绩记载规定》,标志着历时多年的绩点改革尘埃落定。
日前,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伟接受复旦大学团委公众号“复旦青年”采访时,回应新方案具体实施、新的绩点计算方法,改革方案具体落实等问题。
《复旦青年》根据新方案模拟得出
实际绩点换算详情、B+区间绩点分布详情
据了解,作为复旦大学本科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新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变动:
一是引入P和NP(通过/不通过)设置,学生可在规定范围内选择不超过16个学分的课程,成绩不计入绩点计算。P/NP的设置是想为学生提供更多试错的可能性。在学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更新,勇于跨学科学习,进行有难度的挑战。
二是增设对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堂,到学术实践、创新创业的赛道上发挥特长。
三是对调整学分绩点的计算办法。例如将等级对应的绩点改为区间形式。缩小不同分数段之间的距离,使得各类考核在评定的时候更加客观。同时,防止学生因卷面一分之差而导致等级降低、绩点断崖式下降的现象。同个区间内分数也存在一定的梯度,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同学们的水平。
▲新方案中学分绩点计算办法/图源:教务处官网
新方案分步实施。本学期将首先落实“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先面向毕业班学生)、优秀率内涵调整、采用等级映射区间绩点三大事项。其余措施将于今年秋季学期逐步落地。
林伟表示,此次本科学业评价体系改革远不止是绩点制度,而是一个基于复旦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性设计。破除“唯绩点论”,一方面做适量减法,给予学生更多试错空间;另一方面做加法,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创新实践。
此外,今后在各种评选遴选中,会更加强化非绩点的多元评价部分的功能,结合育人目标和专业发展特色,进行综合评价。
▲新旧两方案并行取并集示例
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取消绩点和百分制,实行等级制的成绩评定改革。据人民日报报道,早在2019年,清华大学便发布了GPA改革方案,提出“教务部门尊重教师的学术判断,不在成绩评定工作中设置指导性的优秀率指标”。今年1月3日,北京大学率先在生命科学学院展开试点改革,放弃GPA排名,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除此之外,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也不约而同地采取等级制的评定方式,同时保留了百分制,以便于成绩的转换和存档。
评价体系改革前后,表面上是成绩记载的方式发声了变化,实质上是对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复旦为代表的高校绩点改革之春风,不失为对“绩点为王”的教育理念的破题与纠偏。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京津冀商学院聚首腾讯总部 共探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高性价比!各省学费最低的MBA院校汇总,收藏!
招生工作 | 浙工大MBA、MEM招生宣讲会暨校园开放日
这个时代,自我投资还是一笔划算买卖吗?
iBEST! 追求卓越、成就梦想 华东理工大学会计硕士(MPAcc)非全日制职业成长营
关于25考研调剂,最后的提醒:
“两湖地区”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正式启动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