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清&裘晓平:浙大MBA之于我们就像是孩子一般,三十而立,骄傲满满
院校招生 | 2024年12月07日 11:43 | 文章来源:都学MBA
从1994到2024,30年来,从草创到国内领先,再到享誉国际,浙江大学MBA这座“巍峨大厦”的一砖一瓦凝聚了无数人的努力与智慧。其中,浙大MBA教育中心行政后勤支撑的老师们,就是背后那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守护者,是构筑这一壮丽图景中不可或缺的一笔一划。
作为浙大MBA项目创始期主管行政,同时也是唯一的行政管理岗老师,宋海清和后来加入的裘晓平日常工作极为繁琐,他们穿梭在教学楼、办公楼、教师、学生之间,安排教学教务、组织招生宣传,为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排忧解难。二十几载,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在繁忙与辉煌交织的每一个日常背后,她们慷慨倾注青春与智慧,细水长流、不懈呵护。
“我们做的事,说起来都是些琐碎的小事。”说起自己在浙大MBA项目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宋海清和裘晓平两位老师十分谦虚。但就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正如不可或缺的“空气与水”,保障了浙大MBA项目的顺利运行。
从一本宣传册开启的“再创业”
1994年,浙江大学MBA项目开始招生,最初几年,MBA项目挂靠在学校研究生院,管理体系和教学内容尚未独立成型,一直到1998年浙大MBA教育中心正式成立,很多工作和制度才开始逐步标准化。
在浙江大学MBA项目的早期阶段,几乎所有工作都要从零开始。当时,校内培养和管理部门对这一全新专业学位项目也不甚了解,从课程设计到教学方式、学位要求甚至论文标准,都需要重新搭建。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团队只能从头摸索,构建符合MBA特点的教学体系。
图:浙大MBA贵州四期班在玉泉图书馆前合影
彼时,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宋海清,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那时的浙大MBA项目只有宋海清老师一位专职行政人员,负责全部招生、教学管理和课程安排等事务,在MBA刚起步时,这些工作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组织能力。
浙大MBA的学生多为在职人员,课程和考试基本都集中安排在周末和晚上。作为唯一负责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宋海清坦言,这极大地锻炼了她的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那段时间‘一周七天无休’,几乎全年扑在工作上,回望这段经历,就像在创业”。
图:裘晓平老师做招生宣讲
2003年加入浙大MBA教育中心的裘晓平同样对此深有体会。她首次参加招生宣传时,浙大MBA仅有一本宣传册,与上海、北京等MBA院校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形成鲜明对比,而那仅有的一本宣传册,也是裘晓平根据文字资料、照片资料一点点整理而来。随着时间推移,浙大MBA教育中心不断完善,当年那本简单的宣传册已经发展为设计精美的宣传视频、宣传册、易拉宝、吉祥物独角兽创创以及成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平台系统,成了国内高校的标杆。这些,都离不开行政老师们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付出。而我们的行政队伍也从一个人的单枪匹马,发展到现在教学团队、招生团队、宣传推广团队等分工明确、高效协作的多个专业团队,作为MBA教育的坚实后盾,参与并见证了教育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提升与变革。
扎实工作,为国际认证夯实地基
浙江大学MBA项目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关键转折,其中一项里程碑式事件便是MBA项目的试点评估。2000年,浙大MBA作为26所试点院校之一,迎来了转正评估的关键时刻,这一评估关系到浙大MBA项目能否从“试点”到正式教育点的身份转变。
图片:宋海清老师
宋海清作为中心行政管理负责人,工作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当时没有现成的模板,评估标准需从零理解并重新构建,为每位学生建立完整档案,包括成绩单、试卷、教师考评等。为了满足评估要求,包括宋海清在内的教师团队,不仅要补充完善材料,还需要与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断沟通,确保内容规范和完整。这种“从零到有”的经历,也为之后的国际认证打好了基础。
2006年,浙大MBA项目率先通过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MBAs,AMBA)国际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通过国际权威认证的MBA项目,这是浙大MBA迈向全球化的标志,AMBA的认证要求与国内体系截然不同,涉及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
尽管资源有限,但包括宋海清在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为了完成认证,宋海清和一些老师在浙江宾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工作,逐字逐句的翻阅英文标准,研读每一条细则,由于外部翻译不够专业,项目组依靠海外背景的教师重新定稿,最终在紧张的环境中完成了报告初稿,并使得报告达到专业水准。
正是凭借着浙大老师们的一股干劲和稳扎稳打的扎实工作,浙大MBA项目也顺利通过了后续的其他国际认证,如EQUIS、AACSB、CEEMAN IQA等,单纯的认证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在一轮轮的认证过程中,浙大MBA吸取国际经验、落地本土化实践,项目管理的模式更加成熟,课程体系更为丰富。
共同努力
“学生客户”终变“薪火相传”
过去,高校采用的都是全日制的学生培养方式,学费、住宿费由国家财政承担,学生仅需支付一些象征性的伙食费、书本费,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而在逐步试水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免费政策逐步取消,浙大MBA项目也更具市场化。
90年代的MBA学费为2万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套房子的首付款,花费如此高价,学生对MBA教学质量的期待极高。“有的学生会把自己定义为客户”,宋海清回忆道,因为参加项目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职人员,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不少,他们通常对行业市场、企业经营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图:嘉兴电厂企业参访
由于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仍沿袭全日制学生的模式,如何协调这种差异也成为行政老师的工作难点。“我们只能不断沟通与解释”,宋海清回忆。这样的过程被宋海清形容为“在旧体制中创业”,既要争取改进,又要改变旧有观念,避免引发冲突对立。
不过,“我们的老师还是非常给力”,宋海清老师回忆道,浙江大学MBA中心成立之初,就有数位颇具“攻坚”精神的创业伙伴。
比如蒋绍忠教授,他负责教授运筹学,运筹学是利用数学模型来优化资源分配和决策问题,需要学生掌握部分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知识,通常被认为难度较大,蒋绍忠则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恐惧,课堂从不冷场,即使文科背景的学生也热衷来课堂听课。
还有张钢教授,他教授自然辩证法,尽管这门课程逻辑抽象、内容晦涩,但张钢教授凭借渊博的知识和生动的讲解赢得了学生的青睐,使得自然辩证法成为MBA中心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在浙大MBA所有老师的努力下,学生对项目的质量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可,很多人因为这段求学经历,甚至改变了人生轨迹。早期浙大MBA项目有不少学生来自政府部门或国企、事业单位,他们从浙大MBA项目毕业后,放弃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编制,选择投身中国市场经济的浪潮,成功创立并发展了一批优秀的企业。
图:2000届浙大MBA20周年同学会
还有一类学生本身就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通过学习获得了管理与战略上的突破,甚至在企业成功上市后,将自己的子女送回浙大MBA继续深造。浙大MBA教育在中国土壤上的创新实践,让它在内部实现了真正的“薪火相传”。
“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参与到同学们的成就中,但是作为浙大MBA的一员,看到这么多同学的改变和取得的成就,还是会为他们感到骄傲。”
图:2009年第四届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突出贡献奖”名单
宋海清和裘晓平在浙大MBA教育中心工作多年,从项目筹建之初就一直参与其中,见证了浙大MBA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全过程。2009年,宋海清荣获了第四届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授予的贡献奖,这对于一位默默耕耘在浙大MBA幕后的行政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份巨大的肯定。当时能获得该奖项的大多是各学院的院长或资深教授,而宋海清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却能脱颖而出,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浙大MBA项目多年来取得成绩的认可。
值此浙大MBA成立30周年之际,宋海清和裘晓平两位老师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裘晓平老师说:“我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希望在今后更多的30年里面,浙大MBA越来越强,越来越好。”
宋海清也表达了自己对浙 大MBA的感情:“浙大MBA专业对我来说,像母亲和孩子一样,看着它30年之后成才了,内心很有成就感,祝福浙大MBA薪火相传,光芒万丈。”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