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学网MBA/MPAcc联考逻辑教师李屹:备考时你该知道的那些事
联考资讯 | 2017年05月10日 17:02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李屹老师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副教授,管理类联考逻辑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富有启发性和交互性。授课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学方法深受学生青睐,被亲切称为“逻辑屹哥”。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副教授,管理类联考逻辑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富有启发性和交互性。授课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学方法深受学生青睐,被亲切称为“逻辑屹哥”。
各位学员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于北京邮电大学的李屹老师,在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的领域已经做了七八年了,今天和大家分下一下从备考,考试,到复试等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很多同学说“报志愿不是考完再报吗?”但是我们认为在你考试之前就要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因为很多同学在考研期间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要考,“升职”?“就业”?这是最粗浅的,很多同学最后的结果就是考到或是被调剂到一个自己根本不愿意去的院校,或者是到二本或是三本读了MBA或是MPAcc出来,我个人建议这样的话是没有必要的。
所以现在我们就应该定下目标,我建议定下三个目标:“最高目标”“中间目标”“最低目标”,这当中最重要的是“最低目标”,如果你最终能去的院校低于最低目标,那就没有必要去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出来找工作也是问题。所以你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究生,然后定下目标,“最高”“中间”“最低”。这个“最高目标可以理想一些,比如上财,央财,北大清华都可以,“中间目标”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达到的一个目标,“最低目标”要给自己画一个门槛,比如最低不能低于“211院校”,当然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不一样。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历年的考生都在诟病于各大热门高校,有点歧视外校的学生,其实不是。
大家心里要有个账,为什么考试时本校比外校占便宜?就是绝大多数外校报考本院校的是不如本院校的,所以在考生报考时要注意,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不要给自己定“非央财不上”这样的目标,性价比太低!
因为我们知道全国来说大概是3:1,就MBA来说可能是2.5:1,但落到个人的头上就不一定了,比方说“我”要考清华,那么可能就会是10:1或是20:1,对于外校的可能是50:1,所以这个全国的标准,参考价值不大,主要是你报的那年那个学校的本校的报考是多少,你大概会考到一个什么成绩,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要分应届生和在职的来讲,一是应届生的本科院校是哪个院校,第二就是能考多少分,第三个是在大学期间在这个领域内做过什么样的项目,就是这三个方面。如果你的本科院校很一般,大学期间也没有参加过什么项目,那么你能拿出来的就只是分数了。所以出来分数以外的因素在导师眼里 也有很大的比重的,所以在眼里不能只有分数。
那么对于在职的学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你现在是什么位置。比方说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的经理,或者是央企某个特大企业或部门的经理或在职人员,这就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有提前面试的存在;还有就在在当下背后有什么资源,我在这里提前说了一点考场以外的事情,不要以为最后的分数才决定你能否考上研,复试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我刚才所讲的考场以外的“暗”的竞争了。
在这里和大家提前说一下,不光是管理类联考,其他任何的考研都是这样,咱们说的直白一点,你可以为导师组牵线搭桥,申报一个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或者重大人文项目,如果你有这个本事,那你可以想想看自己被入取的成功率有多大,这就是背后因素带来的影响。如果你是中央银行的在职人员,背后关系,可以主导这一类的科研项目,这是场外的竞争力。
定下目标后,我们要知道,跟别人公平竞争的只有考分,对自己无力改变的事就不要做了,好好准备考试了,把分数考得高一些。因为我们现在都知道,EMBA都需要考一考,起码要过了国家线。对于自主划线的分数可能会低一些,但还是要够一个基本的分数线,对于MPAcc的考生一定要考过自己报考院校的分数线,而且北京的院校都要220分到230分,因为考试的人越来越多了,从2016年开始,取消了在职联考,也就是说原来的十月联考,GCT现在都放在一月份统考,人数一下增加了很多,竞争压力就变大了。
那么最后谁能上,谁不能上,最后就要大排名,你到底排在哪个位置上,全国来说,如果你排到了前三分之一,那么你就上线了。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排到这前三分之一,就跟我们的复习策略有很大的关系。
管理类联考的数学是199科目,这个199科目的数学主要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内容,这当中最多的是初中的内容,小学的占一少部分,高中占一少部分。这块我相信大家虽然放下了很多年,但是捡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只不过是在速度上很慢,很多时候是大家看得到一道题知道怎么做,就是半天算不出来答案,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摸清楚他出题的套路是什么。
到备考的最后一定要培养出自己的思维定式,一看到这道题就知道有几种解法,是什么类型,哪种解法是最优的,要注意的是,没有哪道题是考察运算能力的,可以看历年的考题极少极少有考运算能力的。如果你是半天没有算出来,可能就是方向错了。
想想一道题大概是两分钟的时间,当你超过就证明一定会有更好的解法,你没有发现,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训练时悟到,当然我说的不是让你平时做很多很多的题,但必要的练习量还是要有。
但不是做的越多越好,到最后你发现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成绩却还是没上去,很多同学会觉得很怨,考场下做了很多题,考场上还是做不出来,那就是你的方法用错了,没有走对路。
所以其实数学最重要的还是考察对概念的理解,对定理的运用,还有能不能巧妙的绕过复杂计算的陷阱,不要去追求难,追求做很多题,这样往往可能效果不太好,这是数学。我强调不要做很多题,当然也不能不做题,光看不做,那永远都做不到。
接下来说一说大家都考的一样的科目,英语二,总会有一些同学在网上或是课上问老师,我的英语基础太差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这让老师没法回答,说没有捷径就是对你的打击很大;有捷径,就是在懵你。
学习语言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学习外语这一科,从你决定考研开始,到你进入考场的那一天,不能有哪一天是间断的,哪怕说我今天很忙只能复习一门课,那么就复习外语吧,因为外语这门课和上台演杂技一样没有这样一句话“一天你不练自己能看出来,两天不练师傅能看出来,三天你不练观众能看出来”,所以英语就是这样。
外语没有捷径可走,要从最基本的阅读入手,逐渐来把你的语法、词汇、写作提高,不要今天就学词汇,明天就学语法,后天就学阅读,大后天就学写作,这样是不行的。而是要以阅读为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带动其他几个基本点,这样来学习。不要说一天背五个小时单词,最后还记不下几个,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到最后要达到读过的阅读中没有一个生词,这是最基本的,词汇就过关了;第二,没有翻译不了出的句子,语法就过关了;第三,到了更好的层次,掌握了它的篇章和命题点,没有前面的词汇和语法,讲什么技巧都是没有用的。
不光是这科,任何技巧都离不开基础,当篇章过关的时候,写作就有了一个起承转合的关系了,这是简单的说一下外语。
在这里说一下,逻辑是最容易入门,但也是最难拿高分。想拿满分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每年的辅导机构出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逻辑的学习我们更加强调学习的方法,转化思维模式。特别是MBA的考生,每年都会遇到很犟的考生,非要拿自己的逻辑来套考题,一定要用命题人的逻辑去思考,自己的逻辑考完试随意去用,逻辑上讲的是一定要把自己的逻辑转换成命题人的逻辑去思考。
在这里很多辅导机构和老师会教你如何用命题人的逻辑去思考,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练习,练习中多以往年的逻辑真题,也有一部分的逻辑,是以全国和地方的公务员的逻辑题做参考,特别是一些经济大省的,尤其是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这些就经济大省市的逻辑题,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因为他们之间都是相互参考的,甚至一些人一面出公务员的逻辑题,一面出经济类管理类联考的逻辑题。
还有一个科目是大家既不怕又怕的科目——写作,大家最怕的可能是英文写作,中文写作可能不怕,但是中文的写作每年分数都不高,也就是说大家对这方面的投入是最少的,但到最后着急了。
比方说有的人从开春3月份开始,有的从暑假开始复习,外语放第一,数学放第二,逻辑放第三,甚至这三门齐头并进,唯独把写作放到最后,到最后两个月着急了,没把写作当回事,因为大学四年以来,没有写作这门课,当大家提起笔来发现没有话来写,这是指论说文。
论证有效性分析呢,和逻辑差不多,表面上考写作,实际上考的是逻辑,找逻辑错误,然后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逻辑学的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好坏,这个小作文,和小学、初中、高中写的是一样的,它主要看你找没找到这个点,找到就得分,没找到就不得分。还有得分点不是你找出来就得分的,他有字数限制,一般找出主要的,不重复的四个逻辑错误,用通顺、规范的语句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注意不需要文采,而是要准确。
论说文这块就是考大家的写作能力,或是都与管理类有一点关系,大家不要被一个套路所禁锢。
2016的真题就是例子,实际上是两条路都要走,但实际上就是要做一个选择,究竟似乎要创新还是维持原有的优势?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局限,有些辅导班的老师也会说,历年都是考二元一次关系,2016年也跑不脱,这其实误导了好多同学,结果2016年就有很多同学这样,考完还不服气,“没有一样是绝对的”,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了,命题人就抓住了这一点。
写作我不建议过多的练习,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平均一个礼拜能认真的写中文的一篇,英文的一篇这就足够了。当然英语要每周都有一篇,不能到最后单词会,但写不出来,句子在自己心里也写不出来;中文写作也是这样,甚至两周一篇也可以,但不能是写完就完了,一定要修改,从不同的角度去琢磨,刚开始不会写没关系,可以先模仿,不管是中文写作还是英文写作,模仿别人是怎么开头的,怎么写作的,怎么结尾的,等你学会了就可以把别人的放一边,改写可以吧?
我们要说的模考阶段,这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考前要操练几遍呢,不要逃避。最好是每一个阶段都要有这个过程,比如说基础阶段完了模考一次,强化阶段完了模考一次,九十月份报名之前还要模考两次,在十月份确定报考院校的之前,一定要模考,模考之后你就知道该报哪个院校了,所以模考不一定就要最后,中间也要有,在六月份基础阶段完了要有模考,八月份提高阶段完了要有模考,十月份强化阶段完了再来两次模考。
每个阶段都有总结,这样知道自己有怎么样的进步。到了最后的几次模考,不是为了让你提高多少成绩,在十一月份的这几次模考主要是让你熟悉考试环境。再一个就是做题的顺序,你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做题的顺序。因为我听过这些有关考综合的这方面的问题,有的人说先答数学,有的先做写作,那都可以,但是你到底先做哪一个?要根据模考来总结,到底哪个顺序对自己最有利。
每门课都“操练”一次,这样就等于每周都当高考来对待,想想到最后上考场的时候,题反而比平时还简单了,平时早就习惯了,那就不用紧张了。就跟中国的乒乓球队一样,上了奥运会世锦赛的赛场上。反而就放松了,最紧张的是出国前的选拔赛。
最后还有说的一点就是,在国家线和院校的自主线出来前,不要放弃。因为很多老师在线的讲解,一个对答案可能只有二十分,一想就放弃了,没想到最后复试上线了,最后复试没有准备,最后考完不论考的好,还是考的不好都不要放弃,考的好不要得意忘形,考的不好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不要等到最后知道自己进入复试了,才开始准备,那时间就一定不够了,复试还是需要不少专业知识的,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如果知识点回答得支离破碎那被入取的概率就很低了,光会几门课是没有用的,不是学那几门的逻辑等等的,而是要学习专业课的,所以不到最后不要放弃。
复试过程中能给你装点门面的是初试成绩,另一个就是刚才说的场外的竞争力,第三个才是我们给大家讲到的各个机构给大家作辅导等等。第三个是虽不做重要的,但是大家也不能忽视。同时临场的发挥也是很重要的,临场的发挥在哪?就是不要乱说话,说话不要不过脑子。
临场发挥不要犯浑,不要乱说话,基本上都没有问题,然后专业要扎实,问到专业问题能答出来,有自己的见解,再一个就是除了学习以外我们讲的一些竞争力因素你有没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概就是这么多了。
希望各位考生能坚持下去。
今天跟学团小编跟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国家线和自主划线这个话题,在我们准备考研的时候呢绝大部分同学必须要过的那条基本线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线,每次跟大家说要想有学上,必须要过线 ,这个线就是指国家线!
很多同学可能听说过统考、联考或自主命题,但并不清楚它们都是什么意思以及都有哪些区别,今天跟学团小编跟大家聊一聊,帮助这部分同学解决这个疑惑。
今天跟学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第二个话题是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相信屏目前肯定有一部分同学分不清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莫慌,今天,小编就彻底解决你的疑惑!
今天跟学团小编要给大家科普一些在考研中,很多小伙伴不怎么了解的基本常识,比如考研都考哪些科目?考研的分数设置?以及试卷结构。
今天跟学团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除了高等院校以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的招生单位!说到招生单位,大家第一反应还是各高等院校,例如非常知名的清北人……但你知道吗?除了高等院校,我们其实还是有别的选择的……
今天跟学团小编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四六级英语与考研的关系,相信这也是很多同学心里的疑惑吧,毕竟有些学校你没有四六级还真的不能报考。
每天都写一些枯燥的文章,小编也很无聊啊啊啊,今天跟学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考研前后的心里状态对比,它与你息息相关,看看这些问题是不是在你身上也有过呢?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