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佈 | 澳大本科內地招生正式開始
招生资讯 | 2022年05月03日 19:19 | 文章来源:都学课堂
澳門大學本科課程
即日起接受內地本屆高考生申請,
截止日期為6月26日,
考生可直接到澳大官網報名。
獲國家教育部批准,
澳大招收內地學生為獨立招生,
並不屬於
「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內。
報讀澳大並不影響在志願表上
填報內地高校,
其錄取也不會影響內地高考的志願錄取。
報名日期
2022年5月3日至6月26日
招生對象
面向全國三十一省市自治區,各省市不設名額上下限
報名要求
高中畢業或相當於高中畢業的文化程度;及
2022年高考成績達到省市本科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
英語要求
高考英語科110分或以上(以英語單科150分制計算,其他計分制將以此比例調整)
錄取程序
根據申請人高考成績、英語成績及課程收生名額,擇優錄取
報名方法
必須在澳大官網辦理報名手續
https://reg.um.edu.mo/gk
❗❗澳大於內地並沒有委託任何機構或仲介辦理招生及錄取工作❗❗
獎學金
除為高考表現突出的學生設有全免獎學金,澳大亦非常重視推進大灣區人才培養發展的規劃,特設三項獎學金予成績優秀的內地新生:
澳門大學全免獎學金 | ·豁免首學年學費及住宿式書院費用 ·榮譽學院優先錄取資格 |
大灣區學生獎學金 | ·豁免首學年學費及住宿式書院費用 ·榮譽學院優先錄取資格 |
澳門基金會獎學金 | 每年3萬澳門元 |
評審條件:根據申請人應屆高考成績擇優頒發,無需另外申請。獲獎學生如每學年平均績點達到指定分數要求,獎學金可獲延續,最長為四學年。
加分優惠政策
對北京市、廣東省及珠海市高考考籍和橫琴戶籍的應屆高考學生實施加分優惠政策。
詳情請瀏覽:
https://reg.um.edu.mo/gkbonus
澳大課程
招生簡章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查詢
+
註冊處
澳大簡介
+
澳門大學是澳門一所國際化綜合性公立大學,創立於1981年,具有多元文化共存的獨特優勢。實施國際化現代大學管理模式,八成教研人員來自世界各地,以英語授課為主,致力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和世界擔當的人才。
優質教學
澳門大學設有人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法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科技學院、榮譽學院、以及研究生院和持續進修中心。研究機構設有中華醫藥研究院、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協同創新研究院、微電子研究院、澳門研究中心、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現有學生逾12,500人,本科教育推行融合專業、通識、研習及社群教育的「四位一體」教育模式。課程採學分制、書院制,開辦學士、碩士、博士等約130個學位課程,涵蓋文學、語言、工商管理、市場學、會計學、金融學、國際綜合度假村管理、理學、教育、生物醫藥、法學、歷史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工程、計算機科學、中藥學等不同領域的專業學科。
國際聲譽
澳門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世界大學排名201-250 、國際化發展第5、全球年輕大學排名26、亞洲大學排名38、在葡萄牙語大學聯會中名列第一。在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學排名322位。十大學科領域: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化學、材料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社會科學總論、農業科學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前1%之列。
國際化特色
澳門大學是一所多元文化融合的國際化校園,實施國際化現代大學管理模式,教研人員全球招聘,八成來自世界各地。國際多元的辦學特色吸引世界各地的國際生,令校園洋溢多元文化色彩。
澳門大學不斷拓展跟海外大學的網絡,以促進學術交流,在校內積極搭建國際合作研究的平台,擴闊學生視野。目前與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250多所高等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學生可以選擇到全球150多所高等院校交流和學習,體驗不同文化的生活。澳門大學也為學生提供到本地和海外的實習機會,讓學生提升未來的就業競爭力。
卓越師資
澳大從全球各地吸納頂尖的學術精英,建立了一支國際化的卓越師資隊伍,當中有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英國皇家生物學會會士、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葡萄牙科學院院士、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士、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會士、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以及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等。
澳門大學不斷加大力度引進高水平人才,為教研人員創造優渥條件,激發潛能,攻堅前沿。此外,還推出「澳大濠江人才計劃」,培養本地年輕學者、吸引高端人才留澳發展。
獨特書院制
澳門大學採用基於住宿式書院系統的全人教育體系,以書院系統作為「四位一體」整合的平台,實踐全人教育,在澳門的大學中獨一無二。現時建立了10所書院,包括曹光彪書院、鄭裕彤書院、張崑崙書院、蔡繼有書院、霍英東珍禧書院、呂志和書院、馬萬祺羅柏心書院、滿珍紀念書院、紹邦書院及何鴻燊東亞書院。書院與學院相輔相成,以體驗式課程規劃提供全人教育的環境,力求培養學有所成以及情操高尚的學生。書院教育致力提升學生的7項勝任力:公民責任心、全球競爭力、知識整合能力、團隊協作、服務與領導、文化參與,以及健康生活。
前沿研究
澳門大學採取突出特色、發揮優勢、構建高峰和加強合作的研究方針,重點支持既具澳門特色,澳門和國家所需,又順應國際發展潮流的學科方向。目前已形成結合科技和人文的「3+3+3+3」為骨幹的研究戰略佈局,全力支持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智慧城市物聯網)、重點發展三個新興方向(精準醫學、先進材料、區域海洋)、積極推進三個跨學科交叉領域(認知與腦科學、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以及建好三個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澳門研究中心、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鼓勵跨學科合作,打破學科壁壘,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和現代科技的結合。
與此同時加強創業及知識轉移,提升科研成果的社會影響力。澳大創科有限公司和澳門大學在大灣區首個產學研示範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大力支持大學產學研發展。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是珠澳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合作樞紐,依托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優勢學科院所的研究力量,融入大灣區及參加國家科研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培養新興產業。師生創辦30多家企業,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大學創新創業中心更獲批為“國家級眾創空間”,是國家對澳門大學產學研發展的充分肯定。
根據國際論文資料庫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WOS)顯示,高端科研期刊論文發表數目由2007年的77篇增至2021年的2,379篇,2021年澳大論文獲引用超過68,877次。芯片研究是澳大的主要方向之一,旨在研究開發模擬及混合信號集成電路和系統,並建立先進的研發平台。芯片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2019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發表論文數量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英特爾(Intel)。中藥研究是澳大極具特色的研究領域,致力中醫藥品質及國際標準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創新中藥產品獲國際發明金獎及40餘項澳門科技特別獎。
強強聯合
澳門大學通過強強聯合和國內外一流學術機構建立了緊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包括與葡語系和英語系國家保持緊密的合作和聯繫。目前已與一批世界名校開展人才培養聯合項目,包括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愛丁堡大學、布里斯托大學、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巴斯大學、多倫多大學、天普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里斯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
澳門大學已和中國科學院相關院所建立五個領域涵蓋腦科學、人工智能、空間信息、海洋環境與工程、精準醫學聯合實驗室進行聯合科研攻關。
服務澳門
澳門大學在包括文史、社會、法律、教育、商學各領域的澳門研究,一直不遺餘力,為提升澳門文化精神生活以及促進本地社會福祉,提供實證數據及學理分析,作為文化及民生政策的學術基礎。「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和「澳門中小學生科技實踐基地」以服務澳門的基礎教育發展,發揮為澳門培養人才的基礎平台作用。與此同時,發揮澳門大學的獨特優勢,構建平台助力澳門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培養中葡雙語人才,中國歷史文化人才,數據科學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物理、化學及生物科學人才,為澳門的發展定位作出貢獻。
為配合澳門特區政府「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施政方針,澳門大學持續開辦新的學位課程,為澳門多元產業發展培育更多高層次專業人才。2020年更成立公共行政培訓中心,助力澳門特區政府人才梯隊建設。
環境育人
在國家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支持下,2009年澳門大學獲批准在中國廣東省橫琴島建設新校園,並授權由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澳門特區法律實施管轄。新校園於2009年12月20日由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持奠基儀式。2014年澳門大學全面遷入新校園,校園面積約一平方公里,與澳門氹仔島一河相連,背倚蔥綠秀美的橫琴山,整體規劃強調「以人為本」、「環境育人」,為師生提供一個適宜學術思考的田園及樸素的學術特色的育人環境。校內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包括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大學會堂、游泳池、綜合體育館、射箭場、籃球場、攀岩場、健身室等。
各界支持
澳門大學得到國家、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的關懷和支持,使大學近年取得了飛躍的發展。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曾親臨澳門大學指導,對大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指示。2018年習近平主席更給澳門大學等高校回信,指示澳門高校培養更多愛國愛澳人才,創造更多科技成果。
澳門大學作為澳門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由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擔任校監和大學議庭主席,備受特區政府的重視。在2016年更成為澳門首間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教育功績勳章」殊榮的高等院校,辦學質素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同。
編輯 │ 李巧雲、林嘉敏
發佈│ 澳門大學傳訊部
歡迎投稿│prs.publication@um.edu.mo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你可能
還想看
好申请好毕业的10个中外合办硕士:毕业无论文答辩
2023上海地区985/C9大学的中外合作管理硕士汇总
2023考研调剂新路径:中外合办硕士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中外合办硕士项目真的这么香?
2023 不出国易申请的 5 个中法合办硕士项目
2023年可报考的学制1.5年的中外合作硕士项目汇总
QS前100-国内C9大学的中外合作双证硕士项目汇总
盘点好申请好毕业的10个中外合作办学硕士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