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校被曝23考研压分严重?!
院校招生 | 2023年04月20日 15:45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一个二战的同学说他报考的学校专业有压分情况,而且这个学校还是他的母校……分数被压到连调剂的可能性都没有。
遇到这种情况真的蛮让人崩溃的,也许自己的作答不是那么完美,也许真的有很多错漏,但,恶意压分就是学校的不对了。
辛辛苦苦一年甚至是两年三年就为了读研圆梦,偏偏被自己的一志愿“摆了一道”……
微博搜索框打出关键词“压分”后一堆学校名字蹦出来……基本上每年都有某学校压分上热搜,也基本上总是不了了之。
怀着热忱报考第一志愿,却被心心念念的第一志愿逼到窘境,完全没有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
至于是否真的公平公正就见仁见智了,结合学弟学妹的反馈,今天是一期23年考研中有压分嫌疑(明目张胆)的院校,大家自行判断~
23考研压分院校及专业汇总
辽宁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历史学、电影电视、文献学、法学学硕、马哲等
集美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专业课333压分厉害
云南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金融学、汉语言、马理论等
西南政法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新传
河北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翻硕、历史学、文学、金融专硕等
新疆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历史学、新传、马理论、社会工作等
厦门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生物学、公共卫生、机械
广西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马理论、农学、生态学、新传等
浙江工业大学
疑似压分专业:土木专硕
背过无数遍的专业课最后被压到怀疑人生。
可能会有同学质疑是不是自己感觉良好,其实都没有学透,但像教育学、文学这种很考验记忆背诵和主观发挥的门类,给分主观性很强且没有标准的答案,最终解释权都在高校。
认真复习认真背诵了,最后只有两位数,这真的合理么?
无怪乎很多同学选择通过一些平台“抱团”发声,希望讨回公道。
提醒一下大家:
有的学校专业无人上线是因为
一是院校首次招生、招生太少、名气不够等等,导致确实没几个人报考;
二是院校对考生要求极高,从而导致试题过难或者给分过严,很多同学过不了国家线;
三是一部分学校专业是为了招收更多的优质生源调剂生,选择故意压分;
学校压分一般是为了——
众所周知,研究生招生报考志愿时,一般报考该校的学生,本科就读的学校层次普遍要低于所报考的学校。
就拿之前因为压分严重登上热搜的上海师范大学来说,地理位置不错,学校也有一定名气,但因为是双非,所以报考的考生也基本上是普通一本、二本学生,学生生源质量不算高,但是每年都能招收到211、985的调剂生……
学校通过压低报考本校学生的分数,最后会造成报考本校的学生过线人数不够学校的招生计划,从而可以拿出一部分计划通过调剂的方式接收一部分相对较好的学校的学生(复试被刷或者分数没有过自己所报学校分数线)。
当然这只是猜测,具体是不是真的压分还需要时间检验,如果有觉得被压分的同学建议致电教育部考试中心、目标院校的研招办或纪委进行反馈,也可以多找一些同学问一下他们是否有同样的情况,人多的话或许可以向学校施压申请重新批阅。
当然也许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建议24届报考的同学去查一下学校的录取名单,看一下到底是一志愿的人多还是调剂生多,如果调剂生数量大于一志愿考生,那就尽量避开。
也不得不说,被爆出压分的学校专业一般是——文科专业、b区学校(压分学校不分区域)、一志愿生源比较差的学校及自命题。
另外,除了院校自身的原因,也有很多同学也许是因为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一直在努力复习但是效率不够,也没有抓住考试重点,所以觉得分数匹配不上自己的努力。
内卷越来越激烈,去年也许没有这么多优秀的竞争对手,到了今年学校为了划分梯度选择了更高的阅卷标准也很有可能~
总之,希望大家谨慎择校,但是也不要降低择校标准,很多时候所谓的压分不保护一志愿也难有个量化的标准,每个学校都有二本考研上岸的学生,也有低分逆袭的学生,学姐以为在适当参考往届同学建议的基础上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进行择校,这才是恰当的~
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选MPAcc,上都学课堂
高性价比!各省学费最低的MBA院校汇总,收藏!
招生工作 | 浙工大MBA、MEM招生宣讲会暨校园开放日
这个时代,自我投资还是一笔划算买卖吗?
iBEST! 追求卓越、成就梦想 华东理工大学会计硕士(MPAcc)非全日制职业成长营
关于25考研调剂,最后的提醒:
“两湖地区”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正式启动
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关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的说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