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学网上海财大学长2次MBA成败经验分享
故事 | 2017年06月28日 18:55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看过很多人的备考经验,发现成功者做法都相似,失败者各有各的原因。但失败的经验绝对更应该学习,因为有时候成功后的总结的内容更像是马后炮,导致某人考试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要学习,但也要知道,他可能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怎么成功的,总结出了的是他觉得想写的。但是大多失败的经历都不堪回首,不想再提,所以更加难能可贵。
这是一位都学网学员上海财经大学学长关于自己考研经历的总结,说一次过考成功者,在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能错。在这希望可以对备考的你所有启示。
我第一次考研失败了,综合99,英语60。不从失败中总结些教训,就白失败了。所以我仔细从决心,毅力,时间管理,复习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自己落榜的原因,希望对自己和同道中人提个醒。
遇到问题的时候,常会忘掉初心,比如会想:这么费劲何苦呢,我也不是没吃没喝没工作,收入也比很多人强点。别人都忙着结婚生子,什么人生阶段做什么事情,何苦考学呢。
然后在备考这几个月,接受各方面的信息都是:听说今年考生高峰唉,分数肯定高。听说明年要扩招啊,门槛可能会降低。考MBA有用吗?网上都在说MBA泛滥没什么用处啊。我真的要学这个管理吗?我现在就在管理岗位,参加培训班也能学东西啊……无穷无尽的障碍阻止自己全心备考。很多人鼓吹考研考博风险大,影响一生需谨慎。确实因为自身条件,人脉,背景这些因素让报考MBA这条路,注定成为“一条让现在的生活很苦逼、也看不出将来有什么明显优势的路”。
但确定的是,考MBA会令自己充值,将来的选择范围和机遇一定会大。每人的经历不同,有的人入学时筹码就比别人大。带着奖学金入学,日后交换生、校友项目申请也比别人容易些。但我不考进去,就永远没有机会。总有牛人对中国教育不屑一顾。小时候学过一个故事:小马过河。参照标准不同,不同经历,导致认知不同。对我来说,看清自己的现状,清楚自己的处境,才是关键之处,别人评价的那些对自己没有用处。
有人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没读研,但在工作中越早越好,总想,幸亏当时没读研,那些读研的毕业得给我打下手。但那是他的经历,与我无关。
第2年,为避免这种重复无效思索,动摇自己,我把“为啥考研”写成了名单,优缺点全写下来。拿出来个专门的几天时间好好的反复考虑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费第二次时间思考这件事。也就是说,学习碰到难题时,和别人聊天时,睡觉前,我都不会再因为这件事动摇了。我告诉自己,就是要做,那不做成功就不行。
建议先把考的好处、坏处,你的优势、劣势,搜集学校的信息,搜索到的信息做个详细的比对。最后,做个决定:我要考MBA,考XX学校MBA专业。
打鸡血,被刺激,都是一瞬间的是,顶多持续几天,他无法让我达到目标。反而,习惯可以。把被刺激以后的状态,变成固定模式,比如记录下来。在心情不好,抗拒,没状态,拖延症的时候,你都会按照已定的模式走,而不是因为心情改变而停滞不前。
第一年,我爱犯拖延症,考试最后一个半月我才找到全天浸入式学习的感觉,地铁上都看书。曾做了一个形同虚设的计划表,很难跟着走。别说几个月,连几天都坚持不下来,总有加班,出差,工作事,家事,个人事,朋友事,各种事耽误自己。时间管理最容易追求形式,完美主义。有时假装很用功,还学到半夜两点多。到处找复习材料,书不够厚,目录又少分的不细都不看。做笔记还要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但其实标的东西没背住,标完后都不知道当时为啥要标出来。很多时候,做的事情都只是“准备学习”或者“在做与学习有关的一些周边工作”而已。
学习时要题型自己根本目的是掌握MBA联考大纲里面涉及的东西。书不是多厚多全才看,看书不是重点,重点是脑子里有个清晰的范围和考点脉络,明确哪些考,哪些不考,如何考。记笔记需要总结错题,把做错过的题型收藏起来,便于后期复习。如果计划表常常被打乱,意味着那个计划表你真的实现不了,换个适合自己的才有利于自己。
我觉得体验很好的地方,是都学网的课程貌似是碎片化的,用每十几分钟的零碎时间就能学习,但实际上学的是系统知识,吸收不零碎,脑中有完整体系的考点结构。我很容易能分清哪些是重要的、需要记忆的内容可以用零碎时间做,又不那么费劲就能进入状态,很走心,这个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学习经历。学的东西对考试都有用,这个吸引力对我来说太大了。
如何让自己尽快进入学习模式?找个最有用的辅导教材,书或视频,坐下来,看就好了。我第二年利用都学网的课程复习的,半年没啃下了的书本,确实用他家网络教程按部就班的印在脑子里了。时间规划课程表,都学网系统里面会规划适合我的,我因为事情打乱了节奏,他能按我的已完成和未完成重新规划,这个给了我很多方便,甚至划分到10分钟的单位。我让我欣喜的是,我过得特别充实,我所有要做的事情全部都完成了,也没耽误我工作处理业务。我吸收记忆的不是知识点,而是所有的考点和出题方法、做题技巧,掌握了这些以后,我练习时看题很透,不像去年复习那样不知道题是要考什么。
第一年,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百度文库,豆丁文档,东一筢西一棒子。有个心得,刷网络资源就像大海捞针,有用的太少,碎片太多,看多了背住也没有用,浪费时间。专款专用,专人专事这句话真是精辟到位。比如第一年时书买了一套四本厚厚的,都没从头到尾翻过。按目录挑着看的,复习过的考试时没用到几个。
第一年常常规避困难的、只愿做自己擅长的。我真讨厌备考数学,计算什么的,烦死。总是拖延学习数学的进程。所以我常常有两个心理负担:
1.没有复习最不擅长的科目 2.每天为没有复习它们而内疚,因为复习时间紧迫而焦虑。
当你想,我做这个我擅长的也是在学习啊,别骗自己了。
第二年,我从4月开始着手准备,先通过了提前面试,从6月开始,妥善的安排了每个月的复习内容,报了都学网保过班,反正不过也得给我退费,但我打心里不希望需要退费。每天我找个时间段,上午,下午,晚上,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不等,迅速、集中地学习。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筹码。开头起的好,高考的时候考个重点。开头起得不好,后面事事不顺。最稳妥的翻盘方式,不只是工作上的努力。更是在每一年,我是否比去年进步了更多,更值钱。人本身就是个一直在损耗,一直在贬值的生物。在社会上能拼出一些成绩,因素太多了。第一次考MBA失败之后,我客观冷静的评定了自己之后五年的计划,发现没有比考个MBA对我更好的方式。跟我是否喜欢它没关联,必须做。MBA成不了我的底牌王牌。但我现在的发展,需要这个筹码。尤其是竞争对手具备的时候。我不能到我希望的机会出现了,因为没有筹码换而放弃。
小筹码交换大筹码,多和同学交往,多和教授接触,不放弃任何被提携的机会,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职场博弈的心得,每个成绩都是一步一步累计来的。最后得到的反而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雪球效应和马太效应,真的是可怕的复利和损失。我还在为话语权增重和选择权更大而努力着。
我大学的时候,不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经常被其他人带动,随大流。比如大家都说,考研是逃避社会,给父母增加负担,好男人顶天立地,要尽快学会养活自己,我大四迫不及待的去找了工作。听人说,金融很难混,出国朋友圈抛弃一次,回国又抛弃一次白经营,我从来没争取过交换生的机会。即使当时导师对我不错。听人说保研很黑,我连争取的心都没有产生过。这些事在大学时没少干。
曾经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现在我至少知道不能因为不懂不了解而放弃努力。这些年,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很多都变了。也没什么高端的梦想。就想挣得更多,让家人和自己过得更好。努力了两年,我终于考上了MBA,也不管那些牛人说什么:“笔试面试小case没什么难度,你为啥能考两年?”反正我达到目的了,MBA能弥补我回学校深造的遗憾,也不用放弃我正在积攒的行业经验。至于脱产,年龄这些,跟MBA学习经历相比,都不是大问题。与其俯首待毙,不如做,你说呢?
MBA学费那么贵,读了到底能得到什么?
过来人分享复试经验——MBA考生复试流程
MBA数学复习三大步骤助力高分
MBA联考在职人员备考技巧
北京MBA辅导机构
MBA培训口碑
比起奋战考研,我更希望你能照顾好自己。
我不要面子的。
不仅仅是考研态度问题,还因为……
参加万人公益大模考,让考试更稳!
M1学员MBA备考心得分享
你甘愿被社会淘汰吗?
你甘于现状吗?
学霸总是比一般人学习更努力!
MBA学员分享:为“变化气质”而考研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