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联考写作真题+多位教师解析——论证有效性分析
资料 | 2017年07月19日 18:49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距离2018届管理类联考还有157天,虽说大部分考生还未开始复习写作,但事实证明,早作准备就是比较有优势,尤其是摸透真题的套路,不信你试试!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2017年联考写作真题——论证有效性分析,还有教师分析哟。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结论:国君只要利用奖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
最应该攻击的五个逻辑问题,分别是:
1、以史为鉴,以严刑酷法治国的商纣王、秦始皇等都没有好结局,证明古人的观点未必正确,所以不能直接作为现在治国的基础,况且法家的观点,在先秦时期也只是一家之言,除了法家,还有儒家、道家……以及后来西方的各种各样的政治法律理论,为什么非要以法家作为现在治国的理论基础?
2、利用奖罚制度来治理臣民,也许是必要的,但以此推出只要利用奖罚就能把臣民治理好,就犯了混淆充分条件的逻辑错误。国君奖罚的对象、时机、程度、公平性如果不恰当,甚至倒过来会直接导致更严重的民愤。还有,对于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义士,如果他们就要致力于推翻你的暴政,任国君怎么奖励怎么惩罚他,很可能都是没用的。
3、即便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廉洁的人,但相对来说,还有是一些人比另一些人相对更廉洁些。所以,任用相对廉洁的人,就是有可能的。同时,因为他们相对廉洁一些,所以任用他们在防治贪腐、廉政建设的成本上,应该要比任用贪心重的人更低,监管也更加容易。
4、监察官也是人,也有可能以权谋私,所以依靠检察官确实未必能完全杜绝谋私,但不能因此就推出监察官完全没用,这种方法不合理。因为他们多少可以减少别人的谋私啊,而且勾结谋私的概率也应该比没有监察官时官吏独自谋私的概率更低。
5、监察官方法不合理,就能推出臣民监督揭发的方法合理可行吗?试想,如果没有检察官,国君又怎么知道臣民知道某官员犯罪而不揭发呢?臣民揭发某官员之后,如何判断这些揭发的真假?还有,臣民和官员之间的相互包庇,也是臣民监督的方法无法解决的。
如果我们把古代荀子、商鞅、韩飞等人的一些主张归纳起来,可以得出如下一套理论:
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1、条件缺失:利用赏罚也不足以治理好臣民,还需要其他条件。这是典型的“只要……就”形式的条件缺失。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2、推断不当:人的本性好利恶害不能推断出没可能、没必要寻求廉洁之士。
怎样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去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
3、混淆概念:好利恶害不能跟以权谋私这个概念随意替换。监察官是人,可能好利恶害,但不能说成以权谋私。前者是人的本性,后者是实际行为,不能把所有监察官一概而论。因此,也就不能推出会共谋私利。
4、论据虚假:由于共谋私利这个理由并不恰当,所以,设置监察官是否是合适的方法还有待讨论,不能简单的下定论说不合理。
既然依靠设动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准。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就会掲发官员的以权谋私。
5、自相矛盾:臣民虽然未必是监察官,但也是人,按照文中逻辑,就也会跟监察官一样以权谋私最终造成共谋私利。如果监察官因为是人,这个方法行不通,那么让臣民监督,也就同样行不通。
赏罚就可以治理好臣民吗?
原文通过多方面论证,试图得出只要通过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的结论,但是该论证存在多处缺陷或漏洞,现分析如下:
首先,由“人们追求赏赐、逃避刑法”不能推出“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治理好臣民”。作者忽视了其他条件。诚然治理好臣民需要赏罚作为重要手段,但也还需要其他手段,如宣传引导、公民教育等,这些手段也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其次,原文说世界上不存在“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这个论据显然不成立,包拯、海瑞等反例均可推翻该论据。此外,“廉政建设只在于任用之后防止以权谋私’之中”只在于“的推断泰国绝对,全盘否定了选人用人环节的价值。考察选拔环节同样重要。因此也就不能推出选拔官员时”没可能“、”没必要“、寻求廉洁之士。
再次,“好利恶害”属于人的本性,但不等同于‘以权谋私“。好利可以是正当之利,”好利恶害“是中性的;”以权谋私“是以错误做法以公权谋私利,是贬义的。两个概念所指内涵差很大,不能混淆、偷换。故而也就不能推出”设置检察官的方法无效“这个结论。 最后,臣民揭发官员的做法可能有效,但不能推出“以权谋私无法藏身”以及“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这个判断放大了臣民揭发的作用,单有此法并不能产生根治以权谋私的效果。臣民的信息可能不足,专业可能不够。所以,这个原结论是推不出的。
综上所述,原文在概念、推断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妥之处,如果没有更严谨论证,不宜凭此就判定“只要通过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的结论。(591字)
真题教师解析加范文示例,你还不收藏?
2018MBA复试调剂攻略!
有人考MBA居然为了解决感情问题
社会责任感的十大原则和八大类社会责任。
SWO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
组织结构图的分类和优缺点。
管理类联考超高频英语词汇
突破逻辑30分魔咒
一次性解决MPAcc英语二完型、翻译、作文良配词组。
一个来自都学网学员的真实反馈。
等明年考=永远不会再考了
论说文真题与范文回顾
模考参加完就完事了?最重要的是学试题解析!看讲评!
建议使用流畅网络,仔细阅读报考公告规范报名
关注教师权威解读考纲,为复习减压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